企业新闻

News

 
 
News 新闻资讯
时间 :                                  10月14-16日地点:                                    上海展览中心大会语言:                              中文&英文大会官网:                            www.isrd.org参会人数:                           &#...
发布时间: 2016 - 09 - 27
浏览次数:339
精准医学时代,如何推动中国“肺癌”精准医学?日前第十九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正在厦门如火如荼地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为“精细管理、精准医治”,记者采访了参与承担国家 “精准医学研究”的子项目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王洁教授。王洁教授,恭喜您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国家精准医学的目标之一是“以我国常见高发、危害重大的疾病为切入点,实施精准医学研究的全创新链协同攻关”,能与我们谈一下为什么国家精准医学研究投入大量的资源支持“肺癌”领域的精准医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希望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形成对肺癌的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早期筛查、分型分类、个体化治疗、疗效和安全性预测及监控等精准预防诊治方案和临床决策系统,为显著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减少无效和过度医疗、避免有害医疗、遏制医疗费用支出快速增长提供科技支撑,实现肺癌领域的“精准医疗”。  我国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数已超过因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发病死亡人数的总和,成为我国癌症第一死亡原因。肺癌给患者、患者家庭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压力。国家希望通过开展“精准医学研究”,对严重威胁人民生命与健康的恶性肿瘤做到有效防控,打响这场生命保卫战,肺癌是这场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我国精准医学提出了对肺癌的风险评估、预...
发布时间: 2016 - 09 - 24
浏览次数:340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办的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CTS)于9月23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作为威胁人群健康和生命的最大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已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呼吸病学科大咖们高度关注肺癌。201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第一天日程中有两个肺癌专题:肺癌筛查和机制研究以及肺癌诊断与评估的精准方法。呼吸学科是肺癌防治的第一道防线,如何从呼吸病门诊患者中发现早期肺癌,对于肺癌的早诊早治意义重大。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呼吸科张艰主任在“体液标志物在肺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的讲题中对目前可能作为潜在肺癌筛查技术,如CTC、肿瘤自身抗体、外泌体等现状与前景逐一进行了介绍。  张艰教授指出,对于该新型血液检测技术的机理,一个非常形象的解释是:个体的免疫系统好比人体警察,因物理或者化学等致癌因素而产生的癌细胞就像是“小偷”。正常情况下,强大的警力随时处于监视状态,人体免疫系统发挥免疫识别作用,帮助机体抵抗和清除体内出现的“小偷”——突变细胞。  但如果一个人的机体长期接受肿瘤刺激源,则源源不断地产生更多“小偷”,一旦免疫功能下降,双方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则造成医学上的“免疫平衡”。如果放任这个过程持续,“小偷”的力量大于警察,则产生免疫逃逸,长期恶性循环,则形成了晚期肿瘤。  张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肺癌自身抗体是目前在政府层面开展的大规模肺癌血液筛查临床研究项目的...
发布时间: 2016 - 09 - 23
浏览次数:115
在本周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的一篇观点文章中,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和莫里斯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癌症研究人员,在文中表示基于机体免疫开发的癌症预防措施应当得到更多关注,拜登副总统等人提出的癌症登月计划以及其他针对攻克癌症作出的努力应当把癌症预防放在重要位置。“科学领域已经在癌症治疗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和资源,最近几年取得了显着进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癌症死亡率稳步下降,”莫里斯癌症中心所长Scott M. Lippman这样说道,他也是这篇文章的共同作者。“但是每年仍有超过一百万美国人死于癌症,也有更多人遭受癌症带来的痛苦。如果我们想要彻底根除这一祸害,必须共同合作阻止癌症发生。”参与文章编写的作者们来自多个不同的研究机构,覆盖了免疫、基因组学、表观遗传组学、计算生物学、疫苗以及医学遗传学等领域,作者们表示新研究工具的出现以及其他方面的进步让科学家们得以破解不同癌症发生的细节,了解良性和癌变前组织如何变得恶性和致命。“细胞的恶性转化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Elizabeth M. Jaffee这样说道。“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在细胞发生恶性转化之前及时发现并阻止癌症的发生。事实上每个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每天都会进行无数次这样的活动。这种天然防御能力是我们想要利用的东西。对抗癌症的天然防御机制是新型免疫治疗方法的基础,目前已经显现出巨大希望。”但是作者们表示...
发布时间: 2016 - 09 - 20
浏览次数:90
最简单的比喻:全身检查一次PET-CT,相当于一个正常人30年的辐射,一小时就接受。 相当于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第二天站了一天。        2011年底,卫生部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规范使用PET-CT,保护患者合法权益,要求其检查阳性率不低于70%。这一表态意味着PET-CT今后必须对症使用。实际操作中,各医疗机构通过PET-CT体检查出癌症的比例均不超过2%。究竟是什么推动了98%的健康人花费近万元,去承受不必要的风险?        PET---CT 用于做暴利的体检生意、PET-CT用于健康人体检历来褒贬不一,真正的专家从不支持健康人去做,从事PET-CT的医生也不会自己或者让家人去做。        “主要是由于肿瘤检出率较低。”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301医院核医学科教授田嘉禾说,此前国内外的相关统计都在1%-2%,近年来在301医院做PET-CT的人当中两成是为了体检,其中查出恶性肿瘤的比例为1.3%,此外还有20%的人检查出冠心病等其他潜在疾病。        对于健康人使用PET- CT体检,田嘉禾的态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对”。但田嘉禾发现,一些同行更喜欢做最直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用PET...
发布时间: 2016 - 08 - 05
浏览次数:130
Copyright ©2005 - 2013 杭州凯保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滨安路688号2幢D座5层501-505室
电话:+86 0755-2955 6666
传真:0571-86658123
邮编:3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