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肺癌防治高峰论坛在郑州召开 2019中国肺癌防治高峰论坛在郑州召开]()
本次会议是由肺癌领域的预防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学科专家联合举办的学术会议;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白书忠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教授、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解放军总医院曾强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陈良安教授、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湘雅医院胡成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支修益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张树才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张晓菊教授、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琪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台湾大学校长杨泮池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张群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青云教授以及全国呼吸医学领域和健康管理领域各省市学术带头人齐聚郑州,推动肺癌预防、筛查与早诊早治。
中国肺癌防治健联体正式成立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促进肺癌防治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肺癌防治的模式、路径和技术方法,提高我国肺癌防治水平,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共同发起成立“肺癌防治健联体”。会议隆重为中国肺癌防治健联体指导专家与专家组专家颁发证书。同时隆重为首批138家肺癌早期筛查管理中心与138家肺癌早诊早治中心单位授牌。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白书忠理事长表示,肺癌防治健联体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积极探索,是“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具体实践。希望全国相关单位和专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为我国的肺癌防治工作做出贡献,推动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
![2019中国肺癌防治高峰论坛在郑州召开 2019中国肺癌防治高峰论坛在郑州召开]()
曾强: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肺癌防治健康管理策略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主委曾强教授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肺癌防治健康管理策略,核心主要在于“预防与筛查并重,精准预防、精准筛查”。
![2019中国肺癌防治高峰论坛在郑州召开 2019中国肺癌防治高峰论坛在郑州召开]()
在筛查领域,曾强教授介绍了欧美的目前探索的三种肺癌筛查研究模式,模式一:“影像(CT)先行,血液(抗体)在后”;模式二:“血液(抗体)先行,影像(CT)在后”,模式三:“影像(CT)与血液(抗体)双向筛查”。科学定义肺癌高危人群,微观生物分子学技术与宏观影像学技术双向筛查,是我国肺癌筛查实践与研究的方向。
![2019中国肺癌防治高峰论坛在郑州召开 2019中国肺癌防治高峰论坛在郑州召开]()
张群:肺癌防治健联体实施路径
肺癌防治健联体项目实施专家组专家张群教授在会上表示,肺癌防治健联体建立的目标是,以健康为中心,以“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为核心服务内容,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体检机构、肺癌诊疗中心)为主体, 充分整合预防与医疗卫生资源,责任明确,紧密合作,构建有效的肺癌综合防治管理体系。
健联体具体实施途径为:以基层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为主建立肺癌筛查管理中心;以三甲医院肺癌诊疗专业科室为主,建立早诊早治中心,依托于影像学CT与分子生物学(肿瘤自身抗体)等多种技术,通过“肺癌防治健联体”实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从而针对肺癌实现有效防控,提高我国肺癌早诊率,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教授、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陈良安教授、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湘雅医院胡成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支修益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张树才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张晓菊教授、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琪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台湾大学校长杨泮池教授等肺癌临床专家们从呼吸、胸外、肿瘤带来了精彩的肺癌临床医学报告。
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肺癌防控,刻不容缓,责无旁贷!